KJ:从小立志成为摄影师,电视制作很让我着迷,每当有节目播出幕后花絮,我都一定乖乖待在电视前,对我来说,幕后制作比节目本身更有趣。年仅八岁就开始写信给 BBC 总干事和泰晤士电视台主席,想要参观他们的电视演播室。节目结束后的片尾字幕我也绝不放过,想要看看是哪位摄像师负责拍摄,希望将来有天屏幕上会出现我的名字。父亲很开心看到我那么热衷于了解世界大事,我们也经常一起看新闻和纪录片。不久我甚至可以分办出不同操作员的拍摄风格,其中有一个时事节目对我的影响最大,就是由曼彻斯特格拉纳达电视台制作的《World In Action》。节目大部分时间都是由 George Jesse-Turner 当摄影机操作员,他的拍摄风格非常自然,让观众感觉就像真的在拍摄现场一样。无需切出,也没有极速变焦或快速剪切,拍摄时尽可能使用自然光。我敢说班上所有同学当时都是在看别的东西,但对我来说,唯一值得看的就是每个周一晚上八点半的那个节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制作精良。
长大后我有机会去 BBC 电视台当实习摄影师,能被录取我真的感到非常荣幸,而我梦寐以求的工作事业就是在那个时候起步。
我在 BBC 学会了怎样「操作」一台摄影机,但真正教懂我如何用摄影机讲故事的,还是 George Jesse-Turner。我试着带上观众一起去探索主题,让他们有参与感。谢谢你,George,你实在不明白你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DY:15 年来,我曾在多家杂志社担任摄影师,包括 《卫报》、《独立报》、《观察家报》、《电讯报》、《时代杂志》及一些广告代理商。我的第一部作品在 2007 年赢得了英国第四频道的短片纪录片比赛,后来我为 C4 频道拍了更多内容。
EL:我刚开始的时候在曼彻斯特当助理,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拍摄工作,算是边做边学。那时候我很常接工作,同时拓宽人脉,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做到我现在的位置。
我一直在开阔人脉网络,到了现在还是坚持积极学习!
DY:这要取决于客户,如果是第四频道新闻,我会去实地建立联系,或者新闻部制作人可能已经帮我安排了工作。至于拍摄方面,通常都是由我一个人负责,不管是什么事情,我都要拍到一连串的镜头。就算是简单的采访,我也要想办法借助视觉元素报导,而不仅仅是站着说话。如果是即兴的采访,我要得到陌生人的信任,而且镜头要拍得够多,方便后制剪辑,以真实且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要善于沟通,处事敏捷,而且能理解剪辑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叙事。
EL:我的工作流程因客户而异,这也是我喜欢这工作的地方,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有新鲜感。如果是拍晨间新闻直播,我通过会在凌晨 3 点左右起床,大概 5 点钟开车到外景地点,到 10 点就收工吃早餐。我经常都要出国拍摄,而且很多时就我一个人。
KJ:电视新闻工作的好处在于每天都不一样,但这种生活方式不是人人都喜欢,但对我来说,这简直是完美!有时候我会接到新闻部的来电,要我立刻赶到某个外景地点,而且挂线以后就得马上动身。另外有些时候是跟名人访谈,或者是为突发事件收集情报信息,总之就没有固定。
有次我被派去银石赛道拍摄新一季 F1 赛车的预告,记者都已坐在赛道上一辆 F1 赛车里准备拍摄,此时手机突然响起,我只好把它调成静音,然后继续拍摄,可是电话还是不断在响,于是我还是接了,他们直接就问我身上有没有带护照,还要我马上赶去希思罗机场,因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龙卷风,我要坐下一班飞机去拍,而且内容越多越好。 」
EL:不开口问,就永远不会得到!别害怕向人求助。这个行业以人为本,尽管去问,放胆去做!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底层起步的。
DY:一切尽量简单,看起来有真实感,就像没有打灯一样。
KJ:尽可能二人同行吧。真的没骗你,我很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在新闻拍摄这个行业,我们经常看到人性最好和最坏的一面,需要时要懂得求助,如果自己感觉良好,不妨关心一下同事,简单一句「嘿,你还好吧?」可能正是他们所需听到的。
DY:佳能 C300-3。体积小巧但功能齐全,拍出来的镜头也很好看。之前我去美国拍摄,唯一带上的就是这台摄影机。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在弱光下和拍慢动作时的表现尤其出色,更可用 16 毫米裁剪传感器把镜头的长度加倍。在某些需要低调的环境里,我会使用 Panasonic GH5。
KJ:我最常用的是索尼 PMW-F5。这款摄影机适合所有人,是我这么多年用过最棒的摄影机之一。无论是以高清格式拍摄新闻,拍摄在电影院上映的 2K 电影,还是以 4K 格式拍摄纪录片,这台摄像机都能应付自如。目前市场上没有哪款摄影机可以与之媲美。很多新入行的人都以为只要拥有最新款的「时尚」摄影机,就会马上变得很厉害,工作也会接踵而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没有人会因为某餐厅添置了时尚的新炊具而光顾,真正卖座的是厨师本身的厨艺本领。
EL:我通常都是以 Sony FS7 配上 Fujinon MK 镜头一起使用,这真是个用途广泛的天作之合。在现场 OB/ENG 工作时我也会用各种 ENG 摄像机,而其它高端音乐或商业拍摄则会用 ARRI Amira,这款摄影机能拍出很漂亮的画面,在肤色呈现方面尤其出色。
KJ:Astra 6X 亮度惊人,而且可用电池或电源运行,比以前的钨丝照明套件优胜得多。可轻松调节的色温在不同亮度都能保持稳定一致。开始使用之前我也曾担心过,随着灯具功率变化,是不是要经常调节摄影机的白平衡?结果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就算 Astra 6X 通过电池供电 ,仍可以全功率运行好几个小时,这对外景采访来说特别方便,我们总不能经常开关照明,以免演播室那边随时把外景画面接进去。对于预算紧张的制作单位来说,超重行李费绝对可免则免,很多时候灯具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可是 Astra 6X 轻盈小巧,就算出国工作也可轻松带上,而且仅用 Astra 这样一支灯,通常就已足够照亮大部分场景。
DY:我是用 Anton/Bauer Titon 电池为灯供电,现在不用再烦恼要寻找电源插座,或带上长 50 米的电源延长线拍外景!此外,灯具更可快速架设和调暗到所需的亮度,不必担心会出现闪烁的情况。
EL:Astra 功能众多而且坚固耐久,适合几乎任何类型的工作环境。我每次拍摄都会用到这款灯具,也有信心它们绝不会让我失望。有次我们要站在倾盆大雨中报导风暴消息,带观众见证洪水或暴风雪的破坏力,结果它也能发挥出色表现。然后第二天拍摄商业广告,我们也把它带上,用来照亮最新型号的劳斯莱斯。
这款 LED 1x1 不仅亮度惊人,而且光线非常漂亮自然,能展现出演员主播最美的一面,加上无与伦比的色彩准确度,在肤色渲染方面表现出色,同类 LED 平板灯中没有哪款能够相提并论。许多其它品牌的 LED 灯用起来会让人物肤色有欠自然。
此外,Astra 在以高帧率拍摄时仍可实现无闪烁灯光,绝对是其最大卖点之一。
EL:有次我们在日出之前就到达拍摄场地,说是有助我们拍出故事的感觉,可是那时候天色还是一片漆黑,根本没有什么背景可言。去年我们报导了在英国发生的严重洪水,某天早上我们来到一个叫 Ironbridge 的小镇,当时水位已经很高,我们要拍的桥梁由于光线不足根本就看不见,所以我们就在两旁各放了一台 Astra 把它打亮,使观众可以在镜头后方看到桥梁。后来我再用另外两台 Astra 照亮站在前景的记者,亮度真的强得惊人!我曾多次在不同建筑物和地标使用这种架设方法,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
KJ:受疫情影响,去年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拍新闻发布会,但每次要拍这种场合的时候,主角们通常都是坐在大型窗户前面,阳光从他们身后透进室内,这绝对是每位摄影师最常遇到也最害怕的挑战。
为了准备日后再有此类情况出现,我特意安排了一名正在 Zoom 做采访的记者,要她坐在大型窗户前面,然后我用了两台 Astra 6X 平板灯来平衡房间内的光线,结果效果出乎预期的好,可见它们在需要时能够提供非常出色的亮度!
DY:最近我拍了一部电影,里面大部分场景都是晚上在室外停车场拍的。我用了 Astra 作为主灯,再以停车场现场的灯光,以及由另一台 Gemini 1x1 打出的蓝光来为场景营造氛围。两款灯我都是用 Titon 电池供电,就算在雨中运行也绝无问题。
KJ: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都得调整工作方式,保持社交距离是最基本的常识。我们要与拍摄对象保持额外两米的距离,幸好 Astra 6X 能提供超高亮度,而且可用电池以全功率运行一段长时间,对我们的拍摄有莫大的帮助。我也不用在拍摄地点把人家冰箱或鱼缸的电源插头拔掉以使用他们的主电源,总之无论是以电池还是主电源供电,Astra 6X 都能提供同样出色的光输出。
DY:每次拍摄我车上都会有两台 Astra 和一台 Gemini,确保能够应对大多数的情况。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经常都要在比较昏暗的环境拍摄,这些摄影灯可以立刻调暗,而不会出现色偏或闪烁的情况,让我可以捕捉到更多以前无法拍到的镜头。灯具体积小巧,能在狭窄空间里架设使用,而且可用电池供电,无需借用人家的电源插座。
EL:因着社交距离限制,工作人员变少了,而 Astra 也非常适合在出国拍摄的时候带上,这一点对我最重要。在疫情爆发期间,我经常都要出国拍摄采访,同行的就只有记者,所以装备越少越好。 Astra 正是我们最得力的助手,无论我们到哪里拍摄,它都能为我们照亮场景。此外,其构造也经特别设计,可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使用,用后清洁起来也非常方便。
EL:我很喜欢用 Astra 的柔光箱,拍出来的效果很好看,而且它比我以前用过的任何柔光箱都更容易安装!另外我也喜欢用蛋格,方便我对灯光进行定向,更有效控制光线溢出。
DY:我很常用柔光箱和网格,通过塑光让受访者脸上的光线更好看;还有挡光板,让拍出来的效果更自然。
KJ:某位同事在退休的时候给了我一些柔光箱,我不喜欢浪费,也不想扔掉可能还有用的东西,所以我把它们改装,现在可以在 Astra 上使用!它们能为演播者提供更柔和、更讨人喜欢的自然灯光,在晚上或清晨拍摄现场直播时也非常有用。
以上多位专业人员都是行业精美,在成名路上的经历各不相同,塑造出他们对摄影灯光的独特见解。我们这次访谈提及多个主题,包括适应性、多功能性、创新、知识、付出和对摄影叙事的热情。还有一点,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用柔光箱 :)
Keith Jacobsen - 灯光摄影机操作员 - 自由工作者(英国 BBC 及 ITV)
在利物浦土生土长的灯光摄影师,闲时喜欢曲棍球和喝茶,在广播行业拥有 30 多年的丰富经验,热爱新闻制作和电视节目。
曾在 BBC TV、ITN 和半岛电视台工作多年,后来经历抑郁的人生低潮,便毅然放弃稳定的全职工作,投身成为自由工作者,重掌工作生活平衡。至今曾参与多项制作,包括《BBC 早间新闻》、长篇英剧《加冕街》、全国运动汽车竞赛、橄榄球联赛、《House of Games》及《Mrs Browns Boys》等。
Website | Instagram | Linkedin
Ed Lister 灯光摄影机操作员 - 自由工作者(英国 ITV News)
来自曼彻斯特的灯光摄影机操作员,充满热忱但懂得享受生活,认真对付每项工作而且愿意努力付出。喜欢与志同道合、富有创造力的人一起小喝两杯!
曾参与各种各样的节目制作,在 ITV 拍过很多现场报导,例如《Good Morning Britain》和《ITV 新闻》,也曾与 BBC 合作拍摄 BBC 爱乐乐团的演出及体育节目《Football Focus》。最近有幸跟 CNBC 的摄制组拍摄《The Edge》,另外还拍了很多高端品牌内容和广告。
Dave Young 电影制片人 - 自由工作者(英国 BBC 及第四频道)
曾任纪录片剧照摄影师多年,后来开始为电视制作纪录片,拥有丰富的广告和视频制作经验,目前以自由工作者身份制作时事纪录片。喜欢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从中突出重要议题。曾为 Panorama、Dispatches、Newsnight 和 Channel 4 News 拍摄内容,在疫情当道期间也一直为 C4 News 工作。去年曾拍摄一对 18 个月大的连体双胞胎在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进行分割手术。新冠肺炎病例首次在英国出现时,他被派往布莱顿工作,如今刚回来又拍了一部电影。在为 Dispatches 到美国乔治亚州报导美国大选时,几乎连续五天没有睡觉,但绝对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